数字围城之下,何以立心立人?
——重铸青少年的精神锚地与身体力量
文|雷青华
导语:两个月的暑假,很多孩子都是在数字电视、平板电脑、手机游戏中度过的,虽然已开学,但思想却还深陷游戏之中,时时刻刻想着游戏,这不禁让我深思,我们将如何让青少年学生在数字时代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孩子们蜷缩于发光的屏幕之前,当经典蒙尘而零食堆积如山,当房门紧闭阻隔亲情交流,一个严峻的问题如利剑般悬于时代咽喉:我们倾心培育的下一代,能否真正接过民族复兴的重担?这非止于家长之忧,更是时代之问,直接叩击着教育之本与文明传承之脉。
细察当下青少年之弊,其状堪忧:其一,数字沉迷如无形之蛀,啃食心智。电子设备织就虚拟幻境,使无数少年沦为其囚徒,筋骨柔弱,气血不畅,思维碎片化,注意力涣散。其二,自我中心主义弥漫,集体意识凋零。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今之少年,常困于自私之茧,疏于体谅,家庭观念淡薄如烟。其三,劳动精神褪色,良知教育缺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之训犹在耳畔,然今孩童却多好逸恶劳,逃避劳作。其四,经典阅读没落,精神食粮匮乏。不愿徜徉于《红楼梦》之深广、《三国演义》之韬略,精神家园渐成荒原。其五,生活习惯溃散,意志力薄弱。懒散成性,畏难怕苦,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背道而驰。其六,沟通之桥断裂,亲情日渐疏离。关门自闭,拒绝对话,家庭温情冷却为沉默的孤岛。其七,价值认知错位,零食店的吃食让孩童眼花缭乱,竟视零食重于饱饭,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诫。其八,担当意识稀薄,未来憧憬迷茫。其九,体魄日衰,精神萎靡。当前青少年不仅精神趋于“虚拟化”,身体亦日渐“温室化”。“手无缚鸡之力,体无耐久之基”并非笑谈。体魄之弱,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关乎民族精气神。尤其城市娇儿,溺爱之中长成,多乏自理之力、负责之念、家国之责,甚有颓废之态,令人忧思:此辈可为“共产主义接班人”乎?
此非少年本性之过,乃系教育生态失衡之症。病源深植于孩子与家长自身、家庭与学校教化以及社会价值导向等多重维度。
于孩子与家长自身,家教失范乃首要之因。父母或溺爱无度,或苛责过甚,或自身沉湎数字世界,未能以身作则传承“耕读传家”之精神。“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然今之家长,常重物质供给而轻精神塑造、劳动磨炼,使孩子如温室之花,难经风雨。
于家庭与学校教化,教育功利化与教化分离成巨大鸿沟。学校偏重分数,“唯升学论”主导,德育、劳育、体育沦为边缘。毛泽东早年即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身体是意志的容器,是实践的资本。缺乏体能锻炼,则意志难以坚韧,责任感难以扎根,甚至连“耕读”中的“耕”——这一象征劳动与实践的维度,也失去了身体的依托。家庭则或成为学业“第二战场”,或放任自流,与校方未能形成育人合力。古代“耕读传家”本为一统,既重“耕”以强其体、砺其志,亦重“读”以明其理、养其德。如南宋陆游示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则“耕”“读”割裂,实践与书本分离,致使学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缺失对生活之热爱与责任之体认。
于个人与社会,消费主义与数字异化构成了侵蚀性的时代气候。资本驱动下,消费文化鼓吹即时满足,短视频、游戏、零食不断刺激多巴胺,使少年沉溺于浅层快乐,丧失追求深层价值之耐心与能力。社会竞争压力通过家长焦虑转嫁于孩子,更加剧其逃避心理。回望古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愿,在此环境中,如同遥远星火,难以点燃年轻心灵。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然观今日之少年,非但不能张弛有度,更显体魄孱弱、精神萎靡。屏幕之前,弓腰驼背;阳光之下,气喘吁吁。杜甫笔下“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豪迈体魄,在今之少年身上几成绝响。“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陆游所咏之青春气象,已被“宅”与“懒”所取代。体能之衰,非仅肉体之弊,更是意志之怠、精神之疲。无强健之体魄,何来坚韧之精神?无户外之奔放,何来心胸之开阔?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梁启超之言至今振聋发聩。欲破此局,需一场深彻的教育革新与文化回归。家庭当重拾“耕读”古训,家长以身作则,限屏幕之用,导子女参与家务,涵养责任;学校须彻底摒弃唯分数论,强化劳动教育、阅读经典与实践体验,使“读”不忘“耕”,“知”必伴以“行”;社会亟须构建健康文化环境,扬勤劳节俭之风,抑奢靡浮夸之气,为青少年树立清晰而崇高的价值标杆。
育人之业,非止于知识灌输,实为灵魂之塑造、文明之传承。唯有重铸“耕读精神”,使青少年在数字洪流中站稳精神的锚地,在劳动中体验创造之荣光,在经典中汲取智慧之养分,在沟通中体味亲情之温暖,方能培养出肩承家国、心向未来的新一代。其时,“共产主义接班人”之问,方能得到历史肯定的回答——他们不仅接得住班,更能开创远胜于前人的辉煌篇章。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谭莹莹
三审:向爱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